
【圣路易时报讯】2025年7月18日傍晚,美国北达科他州米诺特国际机场上空上演惊魂一幕:一架由SkyWest航空执飞、挂达美航空航班号(DL3788)的民航客机在准备降落时,差点与一架正在进行飞行表演的美军B-52战略轰炸机正面相撞。得亏机长及时发现、果断执行剧烈避让,最终全员安全着陆。这起险情被多渠道摄录并在社交媒体疯传,引发全美航空安全大讨论。
根据飞行日志和地面录像显示,该航班搭载数十名乘客,自明尼阿波利斯飞往北达科他州米诺特,机型为巴西航空工业E175。在飞机正常进近时,空管先是指令其右转,以配合空域调度。然而,这项指令很快被更改,要求其向左转。就在机组执行转向过程中,一架庞大的B-52军机正低空从相反方向逼近,两者飞行高度和路径惊险地逐渐重叠。

客机机长在发现异常后,立即执行高难度规避操作,迅速拉升脱离原航道并盘旋避开。飞机剧烈倾斜,窗外的景象从天际变为地面,乘客感受到明显的惯性变化。有乘客称:“当时窗外看到那架轰炸机几乎迎面而来,我一度以为我们要坠毁了。”机长在广播中表示,“这不是一次正常的飞行操作”,并诚恳地向乘客致歉。他还坦言,自己没有提前收到任何有关B-52即将在空域活动的信息,整个决策完全基于临场反应。
此次险情恰逢北达科他州博览会,美军B-52原计划在米诺特空军基地上空进行低空展示飞行。米诺特国际机场紧邻美国空军战略轰炸机基地,军民混用空域管理更为复杂。根据FAA调查信息,机场塔台并不由联邦直接控制,而是外包给私营公司经营,且不具备独立雷达系统,主要依靠目视和简易设备提供引导。这种情况对飞行调度精度造成重大影响,也凸显军民航协调机制存在隐患。
事故发生后,SkyWest航空公司、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及美国空军立即启动联合调查,以查明为何两架大型飞机能同时进入近距离飞行区域,以及为何事先没有信息共享与协调。不少业内专家质疑,既然军方有已知的低空演练计划,为何未建立禁飞区或在民航机组提前告知。
乘客在实际飞行中有录音或拍照记录,显示飞行员非常冷静地通报并处理当时状况,赢得了乘客信任与掌声。在事件传播至社交媒体后,有乘客上传机长通报音频,并称赞“这是我人生中最安心的一段航班,因为我知道机长拼尽全力保护我们”。大量网友对此回应热烈,将飞行员称为“真正的人民英雄”。

此类军民航接近事故并非首次。在近两年美国境内,至少发生三起近撞事件,而其中大部分都发生在军民混用机场或空域。2025年1月29日晚,一架美鹰航空5342号班机(CRJ700)与一架美军UH-60黑鹰直升机在华盛顿里根机场附近波托马克河上空相撞,导致两机共67人全部遇难,成为美国近年来最严重的航空惨剧。事故暴露了美国空域军民航管理协同和空管人力配置等多项严重漏洞,成为舆论和业界追责与反思的焦点。
目前,美军方面虽然确认B-52正在执行官方任务,但未公开说明是否与民航沟通有误,以及为何未划定明确飞行禁区。FAA则表示将重新审视合同塔台操作规范,评估是否立法推进中型机场回归联邦监管,以及雷达系统数字化升级。

航空安全专家表示:“这次事件敲响了空中安全协同的警钟。不是技术不够,而是运行协调制度过于分散且落后。”专家指出,在美国大部分中小机场仍依赖旧式塔台与模拟信息传输,若无统一的军民航空域情报网络,未来仍存在难以预见的碰撞风险。
各方正敦促政府采取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局部禁飞安全逻辑机制;制定军用表演空域级别联动机制;提供联邦层级预警推送系统至所有民航进近航道系统。同时,有不少航空从业者也呼吁,美军在执行表演任务时应主动向FAA及机场提交详细飞行计划,并确认避免干扰正常民航航线。
这起SkyWest与B-52的飞行惊魂事件,虽然以所有人安全落地收场,但也挑开了美国空域运行机制中隐藏已久的顽疾。它既展示了机长临危不乱的高度专业素养,也提醒监管者,不能再依赖经验与人为判断作最后一道防线,必须以制度升级、科技辅助与信息同步三位一体,确保天空真正安全无虞。
*******************
圣路易时报独立经营,专注优质新闻,不收订阅费用,持续输出不易!欢迎点赞、评论、转发支持,感谢您的鼓励,赞助请扫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