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路易时报 微信一瞬间

韵动东西 • 舞韵交融 — 以艺术为引,云南艺术学院访问团走进韦伯斯特大学

秋阳温柔照在韦伯斯特大学校园。原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现任韦伯斯特大学舞蹈系教师兼舞台/艺术总监的赵玺老师,宛如一道美丽的风景,伫立在停车场门口迎候云南艺术学院的师生代表。

序曲:剧场参观

访问团如期而至。同行相见,分外亲切。赵老师带领一行人参观了设施完善、配置一流的剧场,并介绍艺术学院旗下与之相关的表演艺术和剧院节目(专业排名全美前25%)。这座剧场也是舞蹈系学生年度大放异彩的舞台。

课堂交流:热情与共鸣

访问团从剧场来到舞蹈系大楼。在走廊巧遇客座讲师兼当地最大舞蹈节Dance STL艺术总监的Michale Uthoff,他热情洋溢跟大家用中文打招呼: “你好、你好,一二三, 一起跳。” 让大家惊喜不已。赵玺老师解释说,Michael 多次访问过中国,因此能说上几句中文。此情此景,正印证了交流带来的善意与温暖。

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韦伯斯特大学舞蹈专业的学生们以一场现代舞热身展示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随后,系主任 Maggi Dueker 致欢迎辞,并详细介绍了舞蹈系的专业方向、学生概况以及学习与训练内容。她耐心解答了云艺学生关心的问题:每天几节课?各年级的学习重点是什么?……互动气氛亲切而热烈。

云艺音乐学院院长林林代表访问团,对韦伯斯特大学舞蹈系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访问团成员逐一自我介绍后,林院长简要介绍了云艺的历史、学科建设、发展历程及国际交流项目,并诚挚表达了与韦伯斯特大学艺术学院开展交流合作的意愿。学生们闻之雀跃,现场气氛热烈。全程由赵玺老师同声传译,沟通顺畅无碍。

艺术展示:东西方的对话

最激动人心的当属当属舞台展示。可谓高手过招 ,各美其美。

云艺首先登场的是音乐学院的二胡老师尹毅。在座的美国学生很多是平生第一次看到二胡,更不用说尹老师的精湛展示《良宵》。任俊宇老师的竹笛展示《姑苏行》同样惊艳了美国学生。他们眼中有光 脸上有情。 全场鸦雀无人声, 只有仙乐飘飘,余音绕梁。

舞蹈学院的罗嘉孟老师展示了《傣族舞》;者子楠老师展示了《彝族烟盒舞》。美国学生看得情不自禁随着音乐律动点头、 晃身,若有所思。感觉学生们的眼睛都恨不能长在舞者身上,并深入舞者的灵魂。他们一定是被迥然不同的艺术打动了。

最趣味横生的时刻出现在任俊宇老师竹笛展示后。他用从校园刚摘下的树叶展示云南少数民族的特色吹奏。当任老师把一小片树叶吹出明亮的do、re、mi、fa、sol、la、ti/si 7个音阶,树叶已不再是树叶,而是神奇魔法师。任老师邀请刚落,学生们便蜂拥而上团团围着任老师,个个兴高彩烈领一片树叶跟着任老师吹起来。笑声、尝试与热情交织,连失败都化作欢乐。试吹结束后,好几个学生把树叶当宝贝收起来,表示要带回宿舍继续练习。

轮到韦伯斯特大学舞蹈专业的学生展示。年轻的学子们卯足了劲展示了现代舞、 踢踏舞、 爵士舞和嘻哈街舞,其中既有即将公演的剧目片段,也有当天刚学的新内容。他们就像一个热情好客的主人,务必把家当全部端上款待远方来客。表演时那种投入和张力,有专业的训练,更有高手相见 、华山论剑的豪情。云艺师生表示虽然对现代舞 、西方抽象艺术表演涉猎不深,但舞蹈的语言是相通的,他们感受到舞者的情绪起伏,张扬的个性和飞翔的灵魂。

访问交流的高潮出现在最后:韦伯斯特大学舞蹈系学生跟罗嘉孟老师学傣族舞片段。有人上手挺快,举手投足似模似样。有人进入状态较慢,主打一个:我尽力了。无论快慢,这些美国孩子都沉浸在学习的乐趣中。

尾声:短暂而深远的意义

短暂的访问交流,影响或许长远。笔者随机采访了一个学生,她表示吹树叶特别好玩,对校际交换项目特别有兴趣。赵玺老师说这是她在舞蹈系任教六年第一次有国内同行来访问交流,也是美国学生第一次零距离接触东方艺术。宾客双方的感受可以用一个词概括:震撼!

在当今“去全球化”的浪潮下,跨国界的艺术交流显得弥足珍贵。不同的艺术形式需要被看见、被尊重、被欣赏;艺术家需要更广泛地接触不同文化背景的灵感、技法和视角,丰富全球视野,推动艺术创新和多元发展。

祝福云南艺学术院与韦伯斯特大学舞蹈系的师生;期待更多的艺术交流与合作。

特别鸣谢韦伯斯特大学舞蹈系和赵玺老师。

(中秋晚会组委会供稿)

圣路易时报独立经营,专注优质新闻,不收订阅费用,持续输出不易!欢迎点赞、评论、转发支持,感谢您的鼓励赞助请扫描:


如果您所在地区无法微信赞助,您的点赞、评论、转发也是对于我们最大的支持!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管道或账户接受赞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