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路易时报讯】2025年10月18日至19日,全美掀起规模空前的「不要国王」(No Kings)抗议浪潮,超过700万人分布在2700多个城市举行示威,涵盖纽约、华盛顿、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等大都市,也有众多中小城镇及乡村地区参与。这次抗议由多个民间组织合作发起,诉求集中在反对特朗普政府的威权倾向、移民强硬政策、国民兵部署城市、社会资源削减及选区重划不公等议题,并动员大量志愿者推动2026年公投改革,全国政治氛围因其而高度紧绷。
这波示威中,华盛顿特区更封锁主要街道,游行至国会山前,展现出强烈的民主意志。纽约时代广场聚集十万示威者,呼喊口号「没有国王」、「民主不是君主制」,现场秩序良好,展示和平争取民主的决心。在2025年10月18日全美抗议活动中,除了华盛顿特区封锁主要街道、游行至国会山,以及纽约时代广场聚集十万示威者外,芝加哥、圣地牙哥、奥斯汀、波士顿、西雅图等主要城市也出现大规模示威,参与人数估计达700万,遍布全美2700多个城市。示威者呼喊「不要国王」、「民主不是君主制」,并穿戴充气青蛙、恐龙等服装表达讽刺与抗议。整体活动秩序良好,展现民众对民主价值的坚持及对政府政策的强烈反对。

2025年10月18日,「不要国王」(No Kings)抗议活动在全美掀起空前浪潮,数百万人走上街头反对特朗普政府的独裁倾向及威权政策。圣路易斯地区同样不例外,尽管遭遇连日暴雨,从圣路易斯市中心基纳广场(Kiener Plaza)到塔姆大道(Tamm Avenue)及郊区圣查尔斯郡、富兰克林郡和杰佛逊郡等地,都聚集了大量抗议群众。抗议者身穿雨衣、披着斗篷,手持标语牌,高喊捍卫民主与宪法、反对独裁政府的口号,坚决表达对民主倒退的忧虑与反抗。
此次圣路易斯地区的抗议活动是全国超过2700场示威中的一部分,被认为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单日美国抗议行动。抗议行动由200多个组织协同发起,包括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民主社会主义者、教师联盟等多个社会群体。在密苏里州,除了圣路易斯,还有圣彼得斯、杰佛逊市等多地同步展开抗议,志愿者同时在现场积极推动2026年反操纵选区重新划分的签名活动,试图通过公投恢复选举公平性。

抗议者来自不同背景,包括退伍军人、年长民主党支持者、妇女运动成员等,他们普遍认为抗议非党派行为,而是全民民主的呼声。军人代表泰勒·格里泽表示对政府威权倾向的担忧,强调曾为民主而战,如今正见证政府日益偏离民主轨道。抗议妇女代表艾米·格莱德指出,这场抗议旨在守护宪法和公民权利,避免民主价值被侵蚀。
共和党和特朗普支持者则批评抗议为左翼操控的政治秀,指责大规模运动背后存在亿万富翁资金和反美势力资助。密苏里州联邦参议员艾瑞克·施密特在社交媒体上指称示威不具草根性并支持严厉执法打击。特朗普本人则在社媒及公开场合嘲讽此运动,称示威者疯狂无理。然而,实际抗议规模和民众热情超出预期,充分暴露美国社会在民主与治理问题上的深刻分裂。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一段AI生成的视频,展示他驾驶一架名为“King Trump”的战斗机,将污泥倾洒在抗议者身上。视频中配有未经授权使用的肯尼·洛金斯(Kenny Loggins)歌曲《Danger Zone》,洛金斯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并要求删除该视频。特朗普的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争议。批评者认为,这种做法不仅不尊重言论自由,也可能加剧社会分裂。然而,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则将其视为一种幽默的政治评论。
此次「不要国王」运动呈现和平有序特点,多数示威未发生冲突,警方多采低调处理。抗议现场创意多元,从历史女权运动装扮到现代反威权标语,彰显强烈民主意识。许多现场参加者强调,此次抗争是对威权趋势的正义抵抗,亦是代表全美部分公民对未来民主走向的集体表态。
综上,2025年10月18日的「不要国王」示威不仅是全美政治光谱中的重要事件,也标志着圣路易斯及周边地区在民主价值守护上的积极行动。这场史无前例的抗议浪潮将深刻影响美国未来政治走向和社会稳定,是民主对抗威权的时代象征。各界需关注如何凝聚共识,化解社会分裂,守护民主制度与法治精神。
*******************
圣路易时报独立经营,专注优质新闻,不收订阅费用,持续输出不易!欢迎点赞、评论、转发支持,感谢您的鼓励,赞助请扫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