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路易时报讯】2025年5月28日,美国国务卿马可·鲁比奥在社交平台X上宣布,美国将“积极撤销”中国学生签证,特别是针对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半导体等关键领域学习的学生。这一声明立即在国际社会和美国国内引发轩然大波。
鲁比奥在声明中写道:“在特朗普总统的领导下,美国国务院将与国土安全部合作,大力撤销中国学生的签证……我们还将修订签证标准,对未来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所有签证申请加强审查。” 美国国务院随后发布声明称,这一系列政策旨在“让美国优先”。

在美国国务卿马可·鲁比奥(Marco Rubio)宣布将“积极撤销”中国学生签证的政策后,许多在美中国留学生感到深切不安,纷纷将此举称为“新排华法案”,认为其具有明显的歧视性和政治化倾向。
美国国会亚太裔议员团(Congressional Asian Pacific American Caucus, CAPAC)对此发出强烈谴责,在其社交账号上表示:“基于国籍大规模撤销学生签证,且未经调查,是一种排外且错误的行为。”
CAPAC主席、加州众议员Judy Chu(赵美心)此前多次公开反对将中国学生一概视为安全威胁的政策,强调应以事实和证据为基础制定政策,避免对学生群体进行不公平的标签化和歧视。她指出,限制国际学生不仅会削弱美国高校的学术创新力,也损害美国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优势。

据美国教育数据统计,2023-2024学年,美国高校中有逾27万名中国学生,占国际学生总数近四分之一。他们为美国高校带来重大经济与学术贡献。CAPAC强调,这些学生中大多数只是希望在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中学习,而非从事政治活动。
与此同时,总统特朗普本人在社交平台X上也表示,他正在考虑将包括哈佛在内的美国高校的国际学生比例上限设定为15%。目前哈佛大学的国际学生比例约为27.2%。特朗普称:“我们希望常春藤盟校再次伟大。”并批评部分高校“过度依赖外国学生”。
此外,特朗普政府还暂停了新的学生签证面试,冻结哈佛大学22亿美元联邦资金,并禁止其招收国际学生,理由是该校未能妥善处理校园反犹事件。哈佛大学已对此提起宪法诉讼。
美国高等教育界对此连声疾呼反对。加州大学系统方面表示,国际学生对学校的科研和学术创新贡献巨大。当前,加州大学约有13%的学生为国际学生,其中43%来自中国。这些学生不仅为校园带来了多元文化,更在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中发挥关键作用。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者协会(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ors, NAFSA)最新数据显示,2023-2024学年,国际学生为美国经济贡献约438亿美元,支持了超过37.8万个就业岗位。这些经济效益不仅体现在学费收入,还包括学生在生活、消费和相关产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拉动。专家指出,限制国际学生人数将直接削弱美国高校的科研竞争力,影响整个学术生态系统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专家警告,特朗普政府的这些政策将削弱美国作为全球高等教育目的地的吸引力。“人才正逐渐向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流动。” 澳大利亚教育部长贾森·克莱尔也表示,“我们准备好接纳美国政策下的学术难民”。
观察人士指出,这些措施不仅是出于国家安全或招生政策考量,更是特朗普政府在选举年强化强硬立场、迎合保守派基本盘的重要政治工具。
特朗普的做法虽然赢得部分共和党选民支持,但引发学界、民主党和部分中立选民的广泛担忧:美国是否还愿意继续作为全球学术自由的灯塔,还是转向以排外、意识形态为导向的封闭路径?
*********************
圣路易时报独立经营,专注优质新闻,不收订阅费用,持续输出不易!欢迎点赞、评论、转发支持,每月1日为【咖啡赞助打赏日】,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赞助请扫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