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苏里河与扬子江的浪花在五线谱上相逢
春暖花开,今年适逢密苏里植物园“友宁园”建设30周年,同时迎来圣路易斯市与南京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46周年。作为中美两国建交后首对友城,两地以一场横跨教育、艺术与民俗的文化盛宴续写合作新篇。
由南京民族乐团笛箫演奏家、古龠演奏非遗传承人于东波;江苏省演艺集团外事办、琵琶演奏家江敏;南京艺术学校附中古筝讲师詹倩;南京民族乐团青年二胡演奏家、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生张娴雅组成的南京音乐家小组于5月1日至5日对圣路易斯展开为期五天的文化交流。音乐家们4月30日抵达圣路易斯后,就马不停蹄的进行了一系列讲座、分享。分别走进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及南伊利诺伊大学爱德华兹维尔分校等地,通过讲座演出结合的形式向师生展现中国传统乐器之美。




5月3日和4日南京音乐家小组亮相由圣路易中华文教服务协会主办的年度中华文化盛会“中华日”,在开幕式上为感谢南京音乐家小组为圣路易斯带来丰富的活动,圣路易斯将5月3日定为“南京音乐家日”,友城协会主席Neal Perryman为音乐家们颁发市长与郡长签名的嘉奖令。

开幕式上还发生了一件温馨感人的事情,当年友宁园建设的总工: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的朱道庾老师特地为建设友宁园30周年制做了一幅由不同植物的花、叶、枝做成的友宁园花画,并委托圣路易斯-南京友城协会转赠给植物园。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有:植物园园长Dr. Lucia Lohmann;芝加哥总领馆副总领事张怡琪;密苏里劳工厅厅长Anna Hui(许心怡);密苏里植物园COO Keith Archer以及2025中华日组委会主席朱一民。
五月的密苏里植物园,紫藤与橡树的绿荫里流淌着东方韵律。这支来自南京的艺术家队伍,携着六朝烟水浸润的丝竹雅韵,在友城46载情谊的沃土上,谱写着文明对话的当代诗篇。
于东波吹响九千年历史的骨龠,时空褶皱里沉睡的文明密码,在Bayer表演厅的彩色屋顶下苏醒,古龠苍凉的音色漫过太平洋的波涛,将金陵城的文化基因深植于美国中部大地;



江敏的琵琶忽而轮指如急雨,似金陵城墙砖缝里渗出的六朝往事,转瞬轻拢慢捻,又化作玄武湖荷叶上滚动的清露;
詹倩轻手抚过筝弦,旋律穿越时空,流淌在异国园林的太湖石间,友宁园里一众源自中国树木的新叶沙沙作和;
张娴雅的二胡正与都市的喧嚣共舞,弓弦相触的刹那,二胡的苍凉化作密西西比河上的雾霭,却在转调间忽而跃动成美式乡村音乐的欢快切分。

南京音乐家们为本地棒球迷们特地改编赶制了“Take me out to the Ballgame”这首耳熟目详的歌曲民乐合奏版,旋律奏响,不同肤色的观众同声哼唱这曲百年民谣。东西方旋律在红雀队主场地方掀起红色旋风。此刻,音乐真正成为无需翻译的世界语言,让密苏里河与扬子江的浪花在五线谱上相逢。所有观众无不对远道而来音乐家精湛的技艺和高超的手法赞不绝口。
活动期间,圣路易斯南京友城协会同时给予大力支持。
四十六载风雨同舟,三十春秋园林作证。愿南京与圣路易斯继续以信任为桥,以文化为舟,共绘人类文明互鉴新图景!
撰稿:张娴雅 摄影:施航等
**********************
圣路易时报独立经营,专注优质新闻,不收订阅费用,持续输出不易!欢迎点赞、评论、转发支持,每月1日为【咖啡赞助打赏日】,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
赞助请扫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