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路易时报

风吹梧桐露华浓,今日离别音容在
哀悼戴庆龄老师

(戴老师2022年照片)

戴老师过世了。我是星期六(5月6日)得到的消息。震惊之余得知她离去的很平静,内心的悲伤稍稍得到一些安慰。

戴老师患胰腺癌是去年2022年四月份检查出来的,相信她做了专业的查证和认真的考虑决定不手术治疗,他儿子是医生,也同意不做无谓的治疗,并告诉戴老师可能存活一年。所以她谁也没有说,依然尽可能过平静的日子。有时候我们像以往一样周末约了各处玩玩,时间凑巧也出席一些活动。因为戴老师的淡定,接下来这一年相处的日子里竟一直把戴老师当作健康人正常对待,常常也会忘记问她的病情,甚至感觉要么是误诊,要么是会有奇迹发生。圣诞节她去拉斯维加斯和她一些相熟的朋友会面,等于做最后的告别,又到儿子家住了一段时间。年初中国春节返回圣路易斯,她照样参加一些活动,但明显身体大不如以前。三月份去了儿子家,还说中华日回来,便是病情恶化。昨天去世,从他儿子那里得知,平静走了。相信他儿子在她弥留之际用药物减轻最后的疼痛。

(2022年在圣路易交响乐演出大厅)

昨天是星期日。照常是我的“中文学校日”,我在圣路易中文学校教中文课,多年以来都是这样的模式,周日上午备课、改作业或者考卷,登记分数,准备好教学资料教科书一一放入上课用的书包,下午到中文学校教学两个小时。昨晚十点半,收到校长谷贺的短信:“张老师,您和戴老师多年的友谊,能否代表中文学校写一篇纪念文章……”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现在一边码字一边流泪。真的想不到戴老师以这种方式和这么短的时间就离开了。

和戴老师相识相知也皆因中文教学。圣路易中文学校建校已经四十多年了,当年罗大桢夫妇创办的这所中文学校,戴庆龄老师也是最早的一批中文老师,1989-1993戴老师还担任董事会的工作。他们这批人来自台湾,学历多是博士。是圣路易最早一批想开始传播中华文化的人。戴老师本科是华大毕业,这也是她与圣路易结缘的开始,华大毕业时候因为结婚定居新加坡,有了孩子之后,继续求学留学英国,获得英国教育博士学位。之后因为孩子的教育返回美国定居,从此圣路易斯成了她的第二故乡。当他们这样一批人的孩子开始入学,他们也想要在这个移民的国家继承中华文化,那就要从自己的孩子开始。中文学校、中文教育,就是这样开始的。这种诉求和今天学校家长的需求依然相通。是他们当年建了一所学校,而今天更年轻一批的办学人是在上一代人的基础上继续他们未竟的工作。

(2018年2月戴庆龄老师出席圣路易中文学校的春节庆祝会)后排:左1 陈璐前校长,右1胡景佳前校长,前排:左1程宝珠前校长,中 周密老师,右1 戴庆龄老师)

(2019年2月,戴庆龄老师出席圣路易中文学校的春节庆祝会)

(2023年2月,戴庆龄老师生前最后一次出席圣路易中文学校的春节庆祝会)

(2015年11月,戴庆龄老师参观艺术家左映雪教授主持的画展)

第一次面对面地认识戴老师是在一个朋友家吃便饭。当然之前也听说过当时她在华人社区的鼎鼎大名,知道她平时的工作是在圣路易大学高中这所著名的私立学校教中文。一听说我周末在中文学校也是教中文,就找到了话题,开始聊教学,聊学生。我当时就发现她对自己的教学和学生充满了一种职业激情,便对她肃然起敬。问她可不可以去听她上课,她满口答应。我真的去了,见识的戴老师怎样在课堂上和学生们频频互动,见识了活泼有趣的课堂气氛和她的独特的教学方法。

和戴老师熟悉之后,发现的她的中文教学不仅仅在局限在课堂上,也包括课外。她经常组织一些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活动,不仅吸引自己的学生参加,还开放给其它学校学习中文的美国学生,自然我也常常被邀请,烹调课堂、中国书法、剪纸折纸、茶艺、插花,有吃有喝有玩,学生们真的很喜欢,对学习中文自然提升了兴趣。这些活动常常在周末,戴老师是个为了教好学生不计个人时间成本的人,通过自己的学生,将中国文化辐射到华人社区以外更大的地方。

我住的第一栋房屋是一套公寓房。有一天在停车位遇到一位和我打招呼的美国人,自然素不相识。“你是中国人吗?”他特别热情,“我儿子会说中文,我叫他出来。”我这才发现,这位父亲是帮助儿子搬家的,刚刚准备入住。小伙子出来了,二十多岁,小帅哥,很热情的和我打招呼。听我夸他中文说得好,说我还会说歌谣,马上来了一段“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字正腔圆的发音真让我跌破眼镜。“谁是你的老师?”我好奇的问。“戴庆龄博士。”年轻人回答。“难怪”,我心里想。

和戴老师一起长途旅行,我们得半路停到一家星巴克咖啡店,到时间了,星巴克有网络可以使用,她打开电脑,室内有些喧闹,她转移到室外的廊檐下面给学生上网课,天当时还有点凉,她也顾不上。我真的很少看到如此敬业的人。

说起来还有一件令我感动的事情。她知道我曾经是一名腰鼓教练,训练过很多中文学校的学生打腰鼓,并且组织过各种大型的演出活动。不过后来已经“退役”,但被她的请求打动,答应帮助她训练一支美国学生的腰鼓队。戴老师真的是神通广大,做事雷厉风行,搞定教练之后,她让自己在大陆开工厂的台商亲哥哥快递空运了几十个腰鼓到美国,当年可没有什么亚马逊网购,要买腰鼓,只能在中国。我当时问她:谁出的这笔钱。回答是:当然是我哥。后来腰鼓队真的像模像样到台上表演,开场的“头台”,很拉风。后来,她工作的高中,连舞狮队也有了,中华日的时候,为节日助兴助威。

(2013年5月,戴庆龄老师和她的高中学生出席中华日活动)

(2022年5月,戴庆龄老师生前最后一次出席中华日活动)

可以说中文学校也好,中文教学也罢,都是戴老师,或者一批像她这样的人的为传播中华文化建立的“基地”,正是在此基础上,不仅有了中文语言教育,还有了更多,更广泛的文化交流,在两岸同胞之间,在中美之间建立起友谊的桥梁。

1979年,在戴庆龄老师积极努力下促成了圣路易与南京市于美国卡特总统任期内签订了姐妹友好城市。当时中美还没有正式建交,圣路易斯是美国第一个与中国城市缔结的姐妹城市,极具历史意义。之后就有了一个“南京与圣路易斯友好城市”的协会委员会,戴老师主持协会的工作经常直接和中方联系,为了更顺利开展工作,把中美之间的友好往来做得更好更长远,她自愿长期担任副会长,做主要的工作。

在这个委员会的运作下,两国的两个城市领导人经常互访,戴老师生前参与组织的最后一次重要的活动就是2022年时间9月15日,当时的中国驻美大使秦刚访问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出席圣路易斯-南京姐妹友好城市43周年纪念活动,并为当地棒球队红雀队主场比赛开球。2019年圣路易斯将一座棒球手投球的雕塑赠送给南京,作为两座城市结好40周年纪念。如今,在红雀队棒球场外的这座击球手雕像,与当年赠与南京的投球手雕像互为一组。那一年,没少听戴老师念叨她是怎样的想出了制作雕像的主意,联系了哪位位艺术家完成这一组雕像,怎样运往南京。

(2022年9月15日,中国驻美大使秦刚访问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出席圣路易斯-南京姐妹友城43周年纪念活动,并为当地棒球队红雀队主场比赛开球。戴庆龄老师抱病出席活动,并接待陪同中国客人游览圣路易斯的州立植物园)

戴老师就是这样在很多的社会工作中,常常就是在做,直到把想要做的事情做成 ,之后又常常退居幕后。每次一起到植物园,看到植物的园里中国园,一个小小精致的苏州园林,汉白玉的小桥流水,从中国专程运来的太湖石,月洞门,八角亭,就有机会听戴老师如数家珍一般告诉我们修建中国园的过程,亭子上刘海粟的书法真迹是如何求来的。还有从南京运来的铜雕明代风格的太师椅,每次都会坐上拍照。后来干脆把这个苏州园林命名成“到戴老师家园子里看看”。戴老师开始还拒绝我们,后来也没办法,只好认了。

(2019年4月,戴庆龄老师主持接待南京图书馆访问团与圣路易斯公立图书馆进行文化交流活动)

(2020年2月戴老师接待主持中国南京的民乐演奏家前来圣路易斯演出访问,在疫情即将来临的前夕,克服重重困难,让这次交流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戴老师首先是一名优秀的中文老师,但不仅仅如此,她通过中国文化在中美之间搭建一座友谊的桥梁。用自己的脚踏实地,用自己的大胸怀一点一滴地做一些看似润物细无声却是非常有意义关乎人类生存的事情。在目前国际局势混乱,大国之间矛盾重重,台海也出现危机。越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越是感觉戴老师做的这些事情,看似微不足道,却包含了我们每个普通人对这个世界的期待,那就是世界和平。

戴老师一直都是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活力的人,喜欢开车,开快车,开好车。一般我俩一起出行,都是戴老师开车。她说:我就是喜欢开车,只要一踩油门,就有一种自由的感觉。但是,最后一次圣路易中文学校举办元宵节庆祝活动,作为我们中文学校的老前辈,学校年年都会邀请她作为嘉宾出席,最后的这一次,她已经虚弱到不能开车了。那是今年的2月5日,她依然精神很好,和来问候的朋友谈笑合影,没有人知道她已经不久人世,包括我自己。我少有的开车接送她,也以为她只是需要多保养多休息就会缓过来。最后一次活动是艺术博物馆的周密老师邀请我们一起到博物馆看鲜花艺术特展,为了这次特展,她推迟了去儿子家的机票,在圣路易斯多停留了两天。然后,她离开了圣路易斯,说中华日再回来。

她写的最后一封信,4月9日写的,11日就发给我们了,那时她头脑还清醒,当时读了就泪流满面。回复她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合适。再后来偶尔还有几个字或一句话的联系,最后一次是4月22日,之后再无联系。其实我特别为戴老师欣慰,至少,晚年,临终,不是孤单一人面对。有儿子女儿近距离陪伴,还是要好很多。可见在家庭,对儿女的教育,她也是个成功的母亲。

戴老师真的是我亦师亦友的那种朋友,一直是我生命的标杆,中文教学、时尚、热爱生活,包括死亡面前她的坦然面对,自己生活在临终前面临那么多的纠结,依旧像一名尽职的老师讲课一样,告诉我人生最后几步,是艰难到怎样的程度,该怎样走。

生命无奈。因为是生命。

在我眼里,戴老师的一生特别完美。

生命不在长短,在于很精致地走过有限的人生。

戴老师,安息,慢走,还会相见。

圣路易中文学校 张岳平
2023年5月8日 于圣路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