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老少投入比賽
圣路易时报 微信一瞬间

「火雞小跑」意思大 華人跑者開新章

勝跑群

每年感恩節期間各地舉辦的火雞小跑(Turkey Trot) 吸引超過100萬美國人早早離開溫暖的被窩,穿上運動鞋,推著嬰兒車參加,這一天有最多的美國人跑步。入鄉隨俗,聖路易地區華人跑群-勝跑群也第一次舉辦感恩節跑步比賽,並期望開啟新篇章。

賽事在11月27日早上於聖路易西郊的Parkway West 高中運動場舉行,劉海軍任總策劃,黃建生、章軍以及十名組長及志願人士協助。比賽以接力形式舉行,共十隊參加,每隊五人至少兩名女隊員。每人每次跑400米,共跑四次,總長一英哩。

勝跑群火雞小跑參賽隊伍及組織人員合照

為了增加樂趣和避免受傷,比賽不完全以快慢定名次,而是採用加權計分方法,鼓勵控制速度,安全完賽。比賽之前,每隊遞交全隊用時估算。計分時速度只佔20%,用時精準度佔80%。

獨特的計分方法,產生了有趣場景。比賽氛圍影響了大多數人,致令腎上線素激增,跑速失控(過快)。比賽途中,有人發現用時遠少於預計時間,為了減速,有人特意跑到跑道外圈、有人觀天跑、有人養生跑。家眷、啦啦隊的呼喊也由「加油」變「漏油」。跑得快的沒能得到賞識,龜速反而討喜,許多跑步人第一次感受到慢跑的「痛苦」。然而比賽一結束,就感到意猶未盡,紛紛要求明年再辦。

此次勝跑群的比賽隊伍中有不少夫妻、父女、父子檔,更有由下一代組成的少年組。這是一個親子活動,更是世代交流相處的機會。比賽最後出現雙冠軍,分別是少年組(綠組)和由楊曉峰擔任組長的黃隊,黃隊每名成員都超過55歲。林小雪和刘孜女士提供贊助,令每名參賽者都喜獲獎品。

並列冠軍的黃組。左起:楊曉峰、趙建民、馬曉越、陳靜玲、林農。

是次比賽臨時起意,但一呼百應,兩三週內籌組成功,得力於跑群華人同心協力,熱心承擔。組織者有意向本地華人推廣,成為華人社區一個有意思而又健康的感恩活動。

「火雞小跑」歷史

美國先民們遠渡重洋,入冬後饑寒交迫,幸得印度安人救濟。他們感恩新大陸賜與新生的機會,是為感恩節的起源。感恩節也是美國家庭團聚的日子,一隻大火雞,除了喂飽家人的肚子,也填滿了人們的心靈。在美滿豐足的同時,知足感恩,扶助弱小,回報家庭,回報社會。

最早的火雞小跑於1896年起源紐約水牛城,比歷史悠久的波士頓馬拉松還要早一年。火雞小跑的特色是鼓勵家庭成員一起參與,比賽主要由社區和慈善團組織,並帶有慈善目的。一般估計,一頓火雞晚餐,每人攝取約3000卡路里,若加上餐後甜點,助興小食,每人一天吸收超過5000卡路里,比跑一個馬拉松消耗的能量還要多。因此,美國人習慣在吃火雞大餐前一家大小跑步。2015年起,參加火雞小跑的美國人超過參加國慶跑步比賽人數,成為最多人跑步的一天。